为响应国家《中医药法》《“十四五” 中医药发展规划》《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政策要求,破解县域中医医共体 “资源稀缺分散、管理协同不足、服务同质化薄弱” 等痛点,本方案聚焦“智慧中医医院(中医智慧医共体型)”建设需求,以信息化赋能中医医共体协同发展,推动中医药服务标准化、同质化与高效化,强化区域中医医疗资源整合、服务能力提升及健康管理下沉,整体构建覆盖 “诊疗-药事 -健康-教育” 的中医智慧医共体体系,助力县级中医院发挥 “医疗、预防、康复、人才培养、适宜技术推广” 龙头作用,实现区域全人群、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中医药服务供给升级。
本项目构建全链条协同、全场景融合的中医智慧医共体信息化体系:中医医疗服务与管理系统实现从电子病历书写、四诊信息录入到智能辅助决策的全流程数字化,整合中医知识库与质控规则,规范中医诊疗行为;共享中药房系统通过统一中药目录、处方流转、智能审方及全流程追溯,实现医共体内中药资源高效调配与安全管理;中医药健康管理系统聚焦体质辨识、慢病干预,依托中医特色方案与量表,构建健康服务闭环;中医药远程教育与会诊系统通过直播点播、远程跟师、在线交流,推动优质中医资源下沉与人才培养。
通过区域化中医深度融合的数字化体系,打破中医医共体信息壁垒,推动服务流程标准化、资源协同高效化、健康管理精准化,助力县级中医医院“两专科一中心”建设,打造区域中医药协同服务创新高地。
1.中医诊疗全流程数字化协同:实现AI+中医电子病历方式,整合建立优质中医经验知识库与质控规则,为中医诊疗服务建立标准化、规范化、智能化的数字化根基。
2.实现区域化中药资源高效协同:统一医共体中药目录与库存管理,打通处方流转、智能审方、制备配送全链条,提升中药服务效率与用药安全性,实现中药资源集约化利用,助力医共体龙头中医院中药制剂中心的建立与运营。
3.构建居民中医药健康管理闭环:聚焦中医体质辨识、慢病干预与疗效评估,集成健康档案与特色干预方案,为居民健康促进、慢病全程管理提供精准化数据与服务支撑。
4.推动优质中医资源下沉:通过线上远程教育、辩证思维学习等多种方式,推广适宜技术与名老中医经验,强化基层人才培养,以数字化方式支持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通过对口帮扶形式建设传承工作站,提升区域中医服务同质化水平。
5.打造中医医共体协同一体化生态:整合医疗服务、药事管理、健康管理与远程教育系统,形成“诊疗-药事-健康-教育”全闭环,提升区域中医资源协同效率,驱动医共体型的中医药服务高质量发展。
提供门诊中药饮片处方录入、审核、修改、作废、模板管理及配伍禁忌和超剂量使用提醒等功能。
提供门诊中药饮片处方录入、审核、修改、作废、模板管理及配伍禁忌和超剂量使用提醒等功能,提供中药处方用法录入功能(如煎服、外用等);支持设置中药用法(如先煎、后下等)。
提供中医非药物疗法治疗单据的录入、审核、修改、作废、模板管理等功能,如支持针炎治疗医嘱录入穴位、治法、针法、炎法及留针时间等内容,支持推拿治疗医嘱录入部位、治法、手法、治疗时间等内容。
支持中医临床术语库、中医病证库、中医证候库、中医治则治法库内容的调阅、引用。
支持中药知识库、中成药知识库、现代方剂库、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名医医案库、古籍文献知识库、古代方剂库、人体穴位等内容的调阅.
提供智能辅助问诊、辅助辨病、辅助辨证等功能。
提供中医诊疗设备数据采集、数据交换、数据存储、报告管理等功能。
医共体内所有机构提供统一的中药饮片目录与药品映射管理,包括录入、增补、移除、获取、使用等功能。支持提供对药库内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的查询与统计,支持药品配比设置等。
提供中药调剂、煎药管理、质量控制、患者煎配查询等功能.支持条形码或二维码或电子标签等技术。支持发药管理、中药配送,实现与第三方物流系统对接。提供中药处方开具、审核、调剂、煎药、包装、物流等全流程信息闭环追溯。
中医慢病管理模块聚焦医共体内慢病患者的系统化、精准化管理,构建了从筛查到干预再到评估的完整链条。
模块依托医共体数据体系,通过健康档案对接、居民体检等方式早期筛查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患者,建立包含中医诊疗记录的专属档案;在健康管理中,结合面对面随访与移动端远程督导,按规范开展定期随访(血压血糖控制不佳者加密随访),并对随访质量严格质控。
中医药健康服务模块以中医理论为核心,构建了覆盖全人群、全周期的中医药健康管理闭环,该系统首先通过针对性的中医体质辨识问卷(涵盖儿童、老年人、女性等不同群体),结合居民健康评估(含中医治未病完整版及简版量表等特色工具),精准掌握居民健康状态。具备包括但不限于:健康指导方案、药物指导方案、中医指导方案、饮食指导方案、膳食指导方案、运动指导方案、心理指导方案。
在互动服务方面,支持医患在线图文咨询,依托中医养生知识库(包含养生、干预、老年人保健等方案)提供保健指导与健康干预,干预方式涵盖内服外用药物、针刺、灸法、推拿等中医特色手段,并通过效果评估、居民反馈及满意度调查持续优化服务。
此外,模块配备丰富的中医体质问卷表、咨询评测问卷库等工具,且支持知识库动态更新与自定义录入,全面满足中医药健康服务的多样化需求,推动中医 “治未病” 理念落地。